临沭柳编:从日用品向艺术品跨越

期次:第7期    作者:王秀庭   查看:1272
1  工艺溯源
柳编,故名思义,就是用柳条编织日常生活所用的器物。
柳编的历史十分久远。在陕西半坡原始公社遗址中,虽未发现柳编实物,但在一些陶器上发现遗留的筐、篮和席子的印迹,这些大型陶器就是先用柳枝编成人字纹的胎,而后涂上泥烧制而成的,说明远在六、七千年前人们就已学会柳编技术了。
据《诗经?大雅?生民》中记载:“或簸或蹂”。说明周代的祖先后稷时已经有了柳编的簸箕了,而后稷为帝尧时人,此时约在4000年前的龙山文化阶段,可见柳编的簸箕至今己有4000年的历史。又据《诗经?东方未明》中记载:“折柳樊圃,狂夫瞿瞿,不能晨夜,不夙则莫”。其中的“折柳樊圃”就是折下柳条来编栅栏。
在封建社会早期的战国时期,见于史籍的柳编制品,最著名的要算“杯卷”了。所谓杯卷,即先用柳条编成各种日用器皿之形,再用漆加工为成品。用柳条编制杯卷,这在当时著名思想家孟子的书中有明确的记载。杯卷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用品,不仅盛行当时,而且流传了很久。
南北朝时《齐民要术》“种葵”中:“井别作桔槔,轳辘,柳罐,令受一石”,从这句记载中知道至少在南北朝时,已经有柳罐这种提水工具了,也说明当时柳编制品十分精巧,已经密不疏水。
宋代以后,柳编工艺品已比较广泛地用于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我国现今农村使用的各种柳编器具,那时基本上都已使用。北宋画家张择端在其风俗长卷《清明上河图》中,画了当时平民常用的许多柳编制品,与现今我国北方常用的同类柳编制品基本相同。
元代著名农学家王祯所著的《王祯农书》中,对柳编工艺品作了不少介绍,记载了当时人们用柳条编“笼”贮存谷物或其它物资,编“簸箕”用来簸粮食、盛放粮食或熟食品,编“钟”用于蒸食物,编“畚箕”、“笪”,“挑篮”、“箩筐”等挑运物品。这些柳编工艺品无论是形态还是编织方法,大多沿用至今。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以后,清廷农工商部及各省、府、县,由官绅举办各种工艺局、上艺厂、工艺传习所、劝工所,传授包括柳编工艺在内的各种技艺,推动了柳编工艺品在全国的普及与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柳编工艺得到了迅速发展,柳编艺人创造和移植了一百余种编织法,从而使柳编这一古老的传统工艺,增加了新的“血液”。
临沭柳编是临沭县的地方传统手工艺,在临沭县已有1400年的传承历史,中国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该县白旄镇柳庄的植柳编柳历史最早见于1400多年前的唐朝初年。明朝永乐年间,青云、白旄等地村民,就将杞柳编织成箢子、笊篱、箱篓等物件,供人们生产和生活使用。
2  制作工序及技艺
和其它沂蒙民间传统手工艺不同的是,临沭柳编这一古老的传统工艺不是一人或几人会,而是一种大众化的手艺。目前,临沭县从事柳编的人达10万之众。据柳编艺人们介绍:临沭产的柳条柔软易弯、粗细匀称、色泽高雅,通过设计,可以编织成各种朴实自然、造型美观、轻便耐用的实用品。
临沭柳编工艺因品种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
一是盛物类编织工艺。多以当年生的柳条为原料,也用其他枝条配合。在器物的底、帮、沿等部位,采用不同的编织工艺。底部有圆、椭圆和长方等形,分别以葵花桩、“米”字桩、“丰”字桩、麻花绞桩、胡椒眼、三角眼、筛子眼、经纬编及绞、圈、挑、压等工艺绞桩打底。器物的帮部多采用经纬编,包括单篾和双篾转编、旋编,还有胡椒眼、三角眼等相互挑、压和反、正绞编等工艺。器物边沿多采用窝桩、缠、辫等工艺,既使纬条固定,又能起到定型、装饰作用。
二是编织组装工艺:主要用于家具,多采用多年生或当年生的粗柳条为主要原料,并与细柳条配合,又以藤、竹篾为缚料,采用烘烤、圈拉定型,并以螺钉连接、木钉涂胶暗接、绑扎等工艺组装而成。有的制成薄垫,托底安装于家具之上,多数还涂饰上漆。
三是经纬编工艺:特点是紧密平滑,多用于农具。以线绳作经,柳条为纬,采用经纬挑压、拿形、包沿等工艺编织而成。农民采用这一工艺编成水斗,能常用而不漏。
柳编工艺的主要技法有平编、纹编、勒编、砌编、缠边五种。从杞柳的种植、收割、脱皮,到编底、编帮、收口的整个加工制作过程,都需要手工或者半手工完成,对手工艺人的技术要求很高。
平编是编平面席箔类的主要工种。其特点是经纬交织,互相穿插掩映,可以挑一压一,也可以挑二压二、挑一压二、挑二压一,从而形成不同的交叉编织纹样。
绞编是以经纬编压为主要特点的工种。编成后的效果,表面全为纬编所掩盖,不露经条。绞编要求编纬的条子要比较柔软,有韧性。
勒编是传统的柳条编结工种。其法以麻绳作经,以柳条作纬,麻绳互相交错穿过柳条间,穿一次,绕扣勒紧,通常民间所见簸箕、笆斗、箩筐、柳条包等。
砌编是传统手工编织的常见工种之一。其法多被用于圆形器物的编制,方法是将编结物聚合成把,然后用较结实的篾片,将这些把束穿起来。民间常用的墩子、饭篓、字纸篓等均用此法做成。
缠边是柳编的辅助工种,主要用于条编器具的边沿、把手部分。多以坚硬的材料为芯,在芯的外面,用柔软的条子按一定方向缠绕,使之固定,并起到表面装饰作用。
3  传承之路
作为一种传统的民间手工艺,柳编在临沭县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尤其是白旄、青云一带的农民,祖祖辈辈种柳编柳,但真正将柳编这一产业做大做强并让柳编制品走出国门出口创汇,始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
1973年,临沭县柳编产品被纳入国家首批柳编出口计划,当年出口200余套,填补了我国柳制品出口空白;1978年,组建了全国最早的柳编制品外贸企业——临沭县工艺美术公司,成立后的第二年即实现柳编工艺品出口180万元,产品多次获国家、省市奖。1983年被国家轻工部、外经贸部授予“出口创汇先进企业”荣誉称号,白旄镇柳编技师刘德全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并多次出国考察和表演柳编技艺,是迄今全国柳编行业里的最高殊荣。
“世界柳编看中国,中国柳编看山东,山东柳编看临沭。”2009年6月,临沭县被授予“中国柳编之都”称号。全县柳条种植面积达10万亩,柳编加工企业100多家,柳编从业人员达10余万人。柳编工艺达20多个系列上万个花色品种,产品畅销欧、亚、非、美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临沭县之所以能够将柳编产业不断做大做强,外贸出口常盛不衰,除了县委、县政府一系列的扶持措施得力,也与柳编艺人的不断创新分不开。目前的临沭柳编已经实现了由过去单一的日用品向满足当代人们审美需求的艺术品的跨越转型。
出生于1954年的杨进邦,从事草柳编织设计创新工作30多年,他在继承传统柳编技艺的同时大胆创新,从藤编、铁艺、雕刻、剪纸众多的工艺门类中汲取设计灵感,编出的柳编工艺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设计创作的草柳编工艺品在历届省选样会和广州交易会上样品入选率、成交订货额名列前茅,创作的柳编艺术作品在国内外展销会、博览会上频频获奖。他设计出来的柳编艺术品有十二生肖、孔雀、凤凰,也有摩托车、石磨、碾盘等。柳枝被他赋予了新的生命。
出生于柳编之乡、成长柳编世家的解自国,是新一代的柳编艺人,创新一直伴随着他的柳编事业。从最初的做传统的柳制品生意到如今专门针对国外市场生产外国人喜欢的艺术品。2010年,他成立临沂鲁美达工艺品有限公司,在柳编的基础上,将棉根、柳根、桑根、葡萄枝等农业废弃物精心设计,打造绿色环保的艺术装饰品,销往德国、荷兰等欧洲国家,很受欢迎。
与解自国有着同样创新理念的还有张志全,他根据市场需求设计研发柳制品,将柳与藤、草、铁相结合,制作出融实用性与艺术性为一体的产品,远销美国、加拿大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可以说,临沭柳编的传承之路是伴随着创新一路前行,用创新赢得市场,在市场中成长壮大。2012年,临沭柳编被列入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4、探究:传承的价值与创新的意义
临沭柳编以其悠久的历史、精湛的工艺、独特的编制技巧、优美质朴的造型设计成为传统柳编工艺的翘楚。
临沭柳编经民间艺人的代代相传,是一种非常宝贵的沂蒙民间手工技艺。这一技艺作为一种有目的的实用和审美创造活动,其特点是以熟练的、专门化的技巧,对柳条等原材料和编制工具的掌握和运用,是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的重要手段。这一技艺是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每件工艺品的创作过程与流传过程,是在共同劳动的基础上形成的。与一般的传统艺术相比,柳编造型观念的主观性更加突出,是民间实用技术和民间工艺美术的有机结合,也是实用性与审美的有机结合。临沭柳编取材天然、坚实耐用、朴素大方、纹理优美,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欣赏价值以及艺术价值,受到许多海内外人士的青睐。
是创新让临沭柳编有了今天的辉煌。多年来,临沭县一直在传承和光大柳文化上下功夫,给柳编产品植入文化新内涵、新元素,让手工产品升级为文化艺术品,从而实现附加值提升,推动柳编产业转型升级。成立柳编发展办公室,先后出台系列扶持发展政策,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规划建设了柳编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了柳编文化艺术馆,成立柳编研究所、文化创意中心、工艺大师创作室等举措,让临沭柳编一直走在创新传承的路上。
艺术都是相通的,只要懂得融会贯通,就可以一物多用,从众多的艺术中汲取灵感获得新产品的造型,经过后期艺术处理形成最终的商品原型。借鉴是多元素的,从目前的发展来看,临沭柳编从造型元素、色彩搭配元素、装饰元素、编织工艺等方面都进行了很好的借鉴,才设计生产出符合人们审美需求的产品,才让临沭柳编一直立于不败之地,这就是创新的魅力。
对于民间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保护,是责任,更是使命与担当,这需要当地政府的重视,需要艺人们的坚守、努力与探索。临沭柳编传承与发展的现实告诉我们,走在创新的路上,民间传统工艺的传承与保护一定会有美好的未来。